车险“报行合一”措施即将来袭 欲打破业内恶性循环

2018-08-06 11:01 | 来源:未知 | 作者: 蒋牧云 | [保险]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伴随着监管的发力,“报行合一”的措施已经陆续开始实施,对车险行业的健康发展将有促进作用。

  伴随着监管的发力,“报行合一”的措施已经陆续开始实施,对车险行业的健康发展将有促进作用。
 
  近日,有知情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自8月1日开始,“报行合一”的措施已经陆续开始实施。这次监管发力,对车险行业的健康发展有着促进作用,不论大型险企还是中小险企对此都十分支持。
 
  监管部门整治决心大
 
  7月20日,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商业车险费率监管有关要求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此次《通知》要求,除试点的广西、陕西、青海以外的所有地区,各财产保险公司在报送商业车险费率方案时,不得以任何形式开展不正当竞争;要报送新车业务费率折扣系数的平均使用情况;应报送手续费的取值范围和使用规则;原有商业车险产品最迟可销售至9月30日。
 
  同时,在《通知》中明确了手续费具体指向保险中介机构和个人代理人(营销员)支付的所有费用,包括手续费、服务费、推广费、薪酬、绩效、奖金、佣金等。
 
  这是银保监会首次明确要求保险公司保送商车险手续费率,也见其对商车险行业价格竞争乱象整治决心之大。有知情人士向《国际金融报》记者透露,9家主要的财险公司已经明确从8月1日开始启动“报行合一”,其他的财险企业也将在接下来的半个月内陆续更进。
 
  而且与预想不一样的是,中小险企并没有因为此举缩小了自身价格优势而叫苦连天。上述知情人士进一步表示,长时间的价格战争其实也让中小险企很疲惫,此次“报行合一”企业大多十分支持。
 
  佣金换保费的恶性循环
 
  至于此次《通知》的出台究竟缘何而起,还要从业内恶性价格竞争说起。车险行业内佣金换保费的恶性循环由来已久。由于市场上各家的产品差异不明显、同质化情况严重,中小险企既没有大型险企的品牌效应,也没有那么多的资源来做增值服务。为了拥有市场份额,中小险企只能以价格作为优势,从而有了业内不公平竞争的开端。中小险企通过高额的手续费给予保户返现或是返优惠券等作为竞争条件,吸引消费者。
 
  然而,这样做却没有给中小险企带来利润,反而形成了恶性循环。由于产品本身缺乏竞争力,资金通过返现流出后,也没有提升产品质量的能力。故而想长期吸引保户只能给予更多的返现。到最后,中小险企与大型险企之间手续费率差别越来越大。大型险企一般在20%至25%之间,而有些中小险企的手续费率则高达30%乃至40%。
 
  某大型险企从业人员向《国际金融报》记者透露,“普通车型一年的保费大约在3000元左右,公司还要赠送其他增值服务,加上返点,现在一张保单的盈利较以往下降了约30%。”
 
  监管成效初显
 
  其实在此次大动作之前,监管也一直在行动。今年5月发布《关于商业车险自主定价改革试点地区费率方案报送有关要求的通知》、3月发布《关于商业车险费率调整及管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等。受监管政策影响,消费者龚先生向记者表示:“之前的车险还有直接的返现,今年都没有了,只有赠送停车券、洗车券、交通卡之类的优惠。”
 
  中小险企手续费率将得到控制、佣金返现也会减少。上述从业人员对记者表示:“这对于大型险企是喜闻乐见的,但是中小险企就面临严重问题了,生存堪忧。”有某小型险企从业人员向《国际金融报》记者透露,产品总体的价格优势确实会有削弱,压力真实存在。但从长期来看,这也许是一件好事,因为原先的盈利模式无法长期持续,而且小型险企规定的手续费率上限较大型险企更高,还是有一定的生存空间。如果不进行管制,价格上的恶性竞争对中小险企来说也是“慢性死亡”,没有长期利益可图。如此一来,反而能倒逼企业认真发展产品,将重心放在产品的差异化上。
 
  另外,该从业人员进一步透露,此次上报的是总体费率,对于着重的市场,公司会将倾斜更多资金过去。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通过多方比较还是能获得一定优惠。
 
  首都经贸大学保险系教授庹国柱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只有走差异化发展的道路,中小险企才能和大公司进行竞争,否则经营问题只会越来越大,利润也将微乎其微。

电鳗快报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新闻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173号-2  电鳗快报2013-2020 www.dmkb.net

  

电话咨询

关于电鳗快报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