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产业消费扶贫成果丰硕 已摘帽贫困县企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4.6%

2021-02-26 09:07 | 来源:上海证券报 | 作者:李苑 | [产业]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0年,832个已摘帽国家级贫困县企业生产经营量质齐增,发展态势良好。“十三五”期间,832个已摘帽国家级贫困县企业销售收入保持较快...

        从国家税务总局了解到,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832个已摘帽国家级贫困县企业生产经营量质齐升,销售收入年均增速达14.6%。扶贫龙头企业规模和效益不断向好,消费扶贫产品销售良好,扶贫攻坚成果丰硕。

已摘帽贫困县企业生产经营量质齐增

        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0年,832个已摘帽国家级贫困县企业生产经营量质齐增,发展态势良好。“十三五”期间,832个已摘帽国家级贫困县企业销售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年均增速达14.6%。

        分行业看,832个已摘帽国家级贫困县制造业企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1.9%。支撑大量贫困人口就业的农林牧渔业、建筑业、住宿餐饮和批发零售业等行业增速较快,年均增速分别为17.5%、20.9%、18.8%和20.7%。交通物流状况持续改善,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年均增长14.7%。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制造、软件信息技术服务、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租赁商务服务行业销售增速较快,推动已摘帽贫困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扶贫龙头企业经营规模迅速扩大

        全国8000户扶贫龙头企业九成以上来自于农林牧渔业、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三类行业,重点围绕农业及农产品的加工、销售进行产业布局。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扶贫龙头企业经营规模迅速扩大。从事三类行业的扶贫龙头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分别增长40.1%、27.6%和36.2%,拉动扶贫龙头企业总体营业收入年均增长33.3%,户均营收规模从2015年的1044万元扩大至2020年的4383万元。此外,2020年全年销售过亿元的扶贫龙头企业数量是2015年的3.3倍。

        扶贫产业链正加快向高附加值和线上延伸。从事烘焙食品制造、调味品制造和糖果巧克力制造等的扶贫龙头企业营业收入平均增速明显快于谷物磨制、水产品等行业。此外,信息技术服务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88%,扶贫龙头企业中的农产品电商平台企业数量5年间增超7倍。

消费扶贫成效显著

        “十三五”期间,全国4500余户扶贫产品经销样本企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9.4%。扶贫产品由初级农产品向深加工农产品转变的趋势更加明显。2020年,农副加工产品销售收入占扶贫产品的比重达35.7%,较2017年占比提高近5个百分点,明显高于米面粮油(29.2%)、禽畜蛋奶(17.6%)、新鲜果蔬(9.3%)和中药材(2.8%)等初级农产品。

        从产品销售增速看,农副加工产品近2年销售收入增速分别为12.8%和31%;菌类、水产品等销售收入也增速较快,年均增速分别为67.4%和56.2%。

        重点地区扶贫产品消费增速较快。2020年扶贫产品经销样本企业销售占比最高的云南(14.4%)、湖南(11.6%)和四川(11.9%)三地年均增速分别为18.7%、14.4%和18.7%。广西、贵州、海南、西藏和新疆等地扶贫产品年均销售增速分别达48.1%、52%、32.8%、83.1%和45.4%。

        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认真落实相关税费优惠政策,强化税收大数据分析运用,助力扶贫产业发展,巩固扩大脱贫攻坚成果,在乡村振兴中再立新功。

电鳗快报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新闻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173号-2  电鳗快报2013-2021 www.dmkb.net

  

电话咨询

关于电鳗快报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