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管理费用攀升 净利增长不足1% 卫龙三闯IPO成败几何

2022-06-29 13:58 | 来源:北京商报 | 作者:侠名 | [IPO]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招股书显示,卫龙拟将此次募集资金用于扩大和升级生产设施与供应链体系、投资及收购对公司业务有协同作用的企业、拓展销售和营销网络、品牌建设、产品研发、业务数智化建...

        三战港交所,卫龙上市路坎坷。6月27日晚间,卫龙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这不是卫龙第一次冲刺IPO.2021年5月和11月卫龙曾两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不过均以“失效”告终。更新后的招股书显示,2021年卫龙营收净利均实现增长,但净利增速不足1%,大幅放缓。

        根据更新后的招股书,卫龙经销及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分别增长40.3%、78.6%,以致净利润率下滑。在三番闯关港交所IPO的过程中,卫龙曾尝试上调产品价格以改善盈利,不过越卖越贵的辣条、低俗营销以及食品安全问题让卫龙频陷争议之中,也使其上市之路愈发扑朔迷离。

        三闯港交所

        两次上市申请失效后,卫龙再度冲港交所IPO。

        6月27日晚间,根据港交所消息,卫龙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和瑞银集团为联席保荐人。

        招股书显示,卫龙拟将此次募集资金用于扩大和升级生产设施与供应链体系、投资及收购对公司业务有协同作用的企业、拓展销售和营销网络、品牌建设、产品研发、业务数智化建设以及补充营运资金等。

        值得一提的是,这已经是卫龙第三次在港交所冲刺上市。2021年5月12日,卫龙第一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但按照港交所主板上市规则,超过6个月未获批就失效。半年后,在上市材料即将失效的前一天,11月12日,卫龙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仅过了两日,11月14日,卫龙通过上市聆讯。不过,今年5月卫龙的上市申请材料再次失效。

        在业界看来,卫龙两度冲刺IPO折戟背后与其未来增长空间有限不无关系。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表示,“卫龙的辣条产品规模已经很大,未来成长空间可能有限,对于投资者来说回报潜力稍显不足,而在港股企业和投资者彼此的需求是决定上市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前两次失效不排除是无法吸引到足够的投资需求”。

        关于上市进展,卫龙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相关事宜我司目前按照监管要求稳步推进,同时,根据联交所的规定,在静默期内我司应当遵守信息保密的规则,”

        净利增长不足1%

        此次招股书更新了卫龙2021年全年业绩,与2020年相比,其营收、净利均取得增长,但净利增长不到1%的增速,引发业界对卫龙未来盈利能力的质疑。

        招股书数据显示,卫龙2019年、2020年和2021年营收分别为约33.85亿元、41.2亿元和48亿元,分别取得年内利润约6.58亿元、8.19亿元和8.27亿元。从上述可得,卫龙2021年净利同比增长0.98%,远低于2020年24.47%的同比增速。

        具体来看,2021年卫龙的净利润率为17.2%,低于2019年和2020年的19.4%、19.9%。对此,卫龙在招股书中称,净利润率下滑主要由于若干主要原材料的采购价格增加和运营成本增加,包括经销及销售费用以及管理费用。

        数据显示,卫龙经销及销售费用由2020年的3.71亿元增加40.3%至2021年的5.21亿元,管理费用由2020年的2.01亿元增加78.6%至2021年的3.59亿元。

        与此同时,原材料价格上涨也影响了卫龙的毛利率。数据显示,2021年卫龙毛利率为37.1%,2020年则为38%。“毛利率下滑主要受为卫龙贡献收入大头的调味面制品(辣条)所拖累,该类产品的原材料大豆油的采购成本大幅增加。”卫龙在公告中解释。

        Wind资讯显示,2020年5月以来,国内大豆油的市场价格从5500元/吨(折合5.5元/千克),一路上涨至今年6月中旬的12680元/吨(折合12.68元/千克),涨幅超过130%。不过,截至6月27日,国内大豆油的市场价格已由12680元/吨回落至目前的10790元/吨(折合10.79元/千克),但仍处于近年来的高位。

        在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看来,近几年,快消品行业因疫情的影响,进入较缓慢增长阶段。对于卫龙来说,其营收虽有增长,但受原材料成本上涨、产品单一、“不健康”标签等影响,其盈利空间日益受限甚至被压缩,以致2021年净利增速大幅放缓。若上述现象未见改变,卫龙的盈利能力或很难改善。

        辣条越卖越贵

        为进一步拉高利润,卫龙掀起涨价潮。

        根据此前网传的卫龙调价通知函,由于原材料不断上涨,卫龙决定对部分产品出厂价和建议零售价进行相应调整,并于2022年4月18日起执行新价格。

        上述涨价传言也在招股书中得到证实,“自2022年5月,我们对主要产品的价格进行上调,以应对我们生产中所用若干原料的采购价格上涨,该项举措为我们产品全线升级、经营战略调整的一部分。”卫龙在招股书中表示。

        事实上,这并不是卫龙首次提价。从招股书披露的卫龙产品每千克平均售价来看,2018年,卫龙调味面制品的平均售价为13.9元/千克,2021年涨至15.1元/千克,而豆制品则从2018年的22.4元/千克,涨至2021年30.2元/千克。

        “原材料成本上涨之外,需求增量放缓也是净利增速放缓的重要原因。辣条并非必要消费品,依赖涨价转嫁成本压力的空间有限。”沈萌表示,净利增速下降虽然不影响IPO,但会影响投资者信心。因此,在上市之路上,卫龙面临的最大障碍是未来成长性。

        “在业绩之外,食品安全、‘不健康’等问题也将成为卫龙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拦路虎。”朱丹蓬认为。

        除了原料涨价带来的业绩盈利挑战,卫龙在营销、食品安全等方面也一直饱受争议。今年3月,卫龙辣条曾因部分产品外包装印有“约吗”“贼大”等暧昧字眼被指低俗营销,随后卫龙道歉,并决定停止有争议文案包装的生产;此外,主打辣条产品的卫龙,还要面对外界对辣条有关产品健康和质量安全的担忧,第三方投诉平台黑猫投诉上,消费者对卫龙的投诉量达400多条,其中包括“吃出异物”“变质”,不一而足。

电鳗快报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新闻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173号-2  电鳗快报2013-2022 www.dmkb.net

     

电话咨询

关于电鳗快报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