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8 08:58 | 来源:电鳗快报 | | [财经]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高质量信息披露如同资本市场的"氧气",其纯净度直接决定市场活力。国际经验表明,成熟资本市场无不以严格信披制度为支柱。我国资本市场要完成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转型,...
《电鳗财经》电鳗号/文
中国证监会近日释放明确信号,将全面强化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监管,这一举措犹如一柄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直指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沉疴顽疾。在注册制改革纵深推进的关键时点,监管层以"零容忍"姿态构筑信息披露防线,不仅关乎投资者权益保护,更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石所在。
近年来,财务造假、业绩变脸等信披违规事件频发,严重侵蚀市场诚信根基。相关媒体报道显示,8月15日,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2024年年度财务报告会计监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截至2025年4月30日,A股市场共5413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4年年度财务报告,其中主板3185家、创业板1377家、科创板586家、北交所265家。按期披露年度财务报告的上市公司中,192家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其中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56家,带持续经营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35家,同时带强调事项段和持续经营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8家,保留意见72家,无法表示意见21家。
部分公司的行为扭曲价值发现机制,令中小投资者沦为"信息洼地"的牺牲品,最终动摇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根基。
目前,证监会构建起"预防-发现-惩戒"的全链条机制。通过完善会计准则执行标准、建立智能财务分析系统、推行中介机构连带责任,形成多方共治格局。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监管重点从"事后追责"转向"过程管控",通过年报问询函、现场检查等手段,将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
高质量信息披露如同资本市场的"氧气",其纯净度直接决定市场活力。国际经验表明,成熟资本市场无不以严格信披制度为支柱。我国资本市场要完成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转型,必须通过真实、准确、完整的信息披露,培育价值投资土壤,让"烟雾弹"式财报无处遁形。
这场刀刃向内的监管革新,本质是资本市场深层次的结构性改革。当财务报告真正成为企业的"透明体检表",当信息披露从合规义务升华为市场文化,中国资本市场方能行稳致远,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中释放更大动能。监管的雷霆手段,终将换来市场的风和日丽。
《电鳗快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