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持续高压 今年银行业罚单平均一天开10张

2018-05-14 10:09 | 来源:未知 | 作者:占昕 | [银行]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随着时间推移,银监系统的罚单也在加速曝光。

  随着时间推移,银监系统的罚单也在加速曝光。
 
  根据《投资者报》记者统计,截至5月10日,银监系统今年以来已开出超过1200张罚单,平均一天近10单,总数量超越去年同期。而且,银监会、银监局、银监分局三个层面共同发力,当中多数罚单是根据2016年和2017年的检查结果而公布的。
 
  与此同时,根据银保监会数据显示,今年前三月,监管共处罚银行和保险机构646家次,罚没合计11.6亿元,责令停止接受新业务12家次。处罚责任人员798人次,罚款合计2862万元,取消任职资格及禁止从业107人。
 
  可见,金融监管在今年依旧保持了高压态势。业内人士指出,今年1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通知》中所提的8个方面22条规定,明确了2018年重点整治公司治理不健全、违反宏观调控政策、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产品风险、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利益输送、违法违规展业、案件与操作风险、行业廉洁风险等多个方面,基本涵盖了银行业市场乱象和存在问题的主要类别,同时单独列举了监管履职方面的负面清单,旨在全方位清理市场乱象。
 
  银保监会首发罚单
 
  其中,最受关注的还属监管对招行、浦发、兴业3家的处罚。
 
  5月4日,银保监会网站集中公布了10份行政处罚,这也是银保监会自成立以来首次公布罚单。依照这一公示信息,招商银行(30.560, 0.48, 1.60%)、浦发银行(10.990, 0.04, 0.37%)和兴业银行(16.370, 0.05, 0.31%)3家股份行分别有14项、19项和12项违规,共计领罚逾1.8亿元,3家银行及相关责任人均被点名。
 
  不过据《投资者报》记者了解,银保监会5月4日披露的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中对3家银行的处罚主要基于2016年现场检查的结果。
 
  “根据《中国银监会现场检查暂行办法》,监管部门近年来对银行的公司治理、经营管理、业务活动和风险状况陆续开展现场全面检查,这次处罚的是2016年在现场检查中发现的部分银行业务违规问题。”知情人士向《投资者报》记者介绍。
 
  对此,一家涉事的银行相关负责人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该行高度重视,已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并持续加大整改力度,不折不扣将监管要求落实到位,目前总体已整改到位。此外,该行对内部相关责任机构和责任人进行了严肃问责,通过完善制度、优化流程、强化监督等手段提升相关机构和业务的管理水平,并已缴纳相关罚款。
 
  两银行单张罚单达200万元
 
  当然,监管检查的纵深度并不止于银保监会层面。地方银监局和银监分局也加大监管,处罚频率增高,虽然金额多数在几十万元,但在个别具体案例中,上百万的罚单仍不时出现。
 
  例如近一个月内,浙江民泰商业银行杭州分行和上海农商行均出现了200万元级别的罚单,相对较大。
 
  其中,浙江民泰商业银行杭州分行由于问题多与内控和风险管理有关,例如违反监管规定掩盖资产质量,违规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办理无真实贸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业务,贷款资金转存保证金、虚增存贷款,贷款资金被挪用,员工管理不到位、未及时发现并纠正客户经理出借资金给客户使用等,被浙江银监局罚款人民币205万元。
 
  上海农商银行也接到了一单200万元的罚单,主要涉及违反宏观调控政策,包括2016年至2017年,该行对某同业投资资金违规投向“四证”不全的房地产项目未尽合规性审查义务;2015年8月,该行对某同业资金违规投向资本金不足的房地产项目未尽合规性审查义务;2015年6月至7月,该行部分同业资金被违规用于证券交易;2017年,该行某同业资金被违规用于股权投资。与此同时,4月19日,在同期披露的罚单中,上海银监局还有3张行政处罚信息,连同上述处罚合计9项违法违规事实共被上海银监局合计罚款450万元。
 
  不过,由于浙江民泰商业银行和上海农商行均未对相关处罚和后续进展进行回复,目前对其整改和经营的真实情况并不得而知。
 
  银行清理整顿任务重
 
  在这之中,近一月同样被公示有一笔罚款150万元的南洋商业银行相关负责人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处罚结果主要基于2017年银监局开展的“三三四”的专项检查事宜。
 
  “公司对监管检查发现的问题已积极整改,并响应中国银保监会深入整治市场乱象的工作要求,在全行持续深入开展整章建制、宣导培训和自查自纠等专项活动,以监管检查发现问题为契机,从风险文化、内控机制、管理流程等深层次、系统性、根源上进行解剖和完善,实现规范经营、精细管理、稳健发展的商业银行长效机制。”南洋商业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2017年上半年,原银监会组织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各级监管机构,相继开展了“三违反”(违反金融法律、违反监管规则、违反内部规章)、“三套利”(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四不当”(不当创新、不当交易、不当激励、不当收费)以及股权和对外投资、机构和高管、规章制度、业务、产品、行业廉洁风险等十个方面的市场乱象专项治理。上述检查被业内俗称为“三三四”专项检查。
 
  而根据去年9月原银监会披露的“三三四”专项检查初步结果显示,截至8月底,检查发布行政处罚决定2095件,处罚银行业机构1171家,罚没合计5.5亿元;处罚责任人员899人,罚款合计1851万元。
 
  不过,尽管有去年和前年的发力,今年相关清理整顿任务依然非常重。
 
  据悉,目前银监方面的检查主要采取全面检查和专项检查两种形式,根据不同工作需要和重点风险选择部分机构进驻检查。而为了防范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按惯例,监管会统一安排现场检查内容,各省也可根据本地情况增加检查项目。

电鳗快报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新闻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173号-2  电鳗快报2013-2020 www.dmkb.net

  

电话咨询

关于电鳗快报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