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状星云揭示大质量恒星形成之谜

2019-11-19 02:35 | 来源:科技日报 | 作者:陆成宽 | [科技]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近日,天文学家利用阿塔卡马大毫米/亚毫米阵列(ALMA)在大麦哲伦星系(LMC)中观测到了两个孔雀状气态云。他们在复杂的丝状云中发现了几颗大质量的年轻恒星,这与此前计算机模拟气态云的碰撞结果非常吻合。

        近日,天文学家利用阿塔卡马大毫米/亚毫米阵列(ALMA)在大麦哲伦星系(LMC)中观测到了两个孔雀状气态云。他们在复杂的丝状云中发现了几颗大质量的年轻恒星,这与此前计算机模拟气态云的碰撞结果非常吻合。研究人员认为,丝状云和年轻恒星是2亿年前大麦哲伦星系与小麦哲伦星系(SMC)之间“亲密接触”的生动证据。

        气体云的坍缩会形成恒星。但是,人们对于质量在10倍或10倍以上太阳质量大小的巨大恒星的形成过程还不太了解。一些研究人员认为,星系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大质量恒星的形成提供了理想的环境。由于巨大的引力,星系中的气体云被搅动、拉伸并经常相互碰撞,大量的气体被压缩在极小的空间,变成了大质量恒星诞生的种子。此次研究发现的孔雀状云团与这一假设非常吻合。计算模拟表明,许多丝状结构是在两个气体云碰撞后的短时间内形成的,同样也支持了这一观点。

        研究人员认为:“我们首次揭示了巨大恒星的形成与星系相互作用之间的联系。这是理解大质量星团形成过程的重要一步,在这个过程中,星系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了重大影响。”

电鳗快报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新闻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173号-2  电鳗快报2013-2020 www.dmkb.net

  

电话咨询

关于电鳗快报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