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中信海外业务营收连续3年稳居冠亚军

2021-04-20 08:36 | 来源:上海证券报 | 作者:侠名 | [券商]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金融业开放在提速、境内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跨境财富管理需求上升,使海外业务成为券商不可忽视的业务板块。...

        金融业开放在提速、境内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跨境财富管理需求上升,使海外业务成为券商不可忽视的业务板块。根据已披露的上市券商2020年年报,海外业务已是头部券商一个日益重要的收入来源。年报显示,疫情背景下,多数券商的海外业务收入在去年实现正增长,取得了超预期的成绩。分析人士认为,随着资本市场扩大双向开放,券商国际化进程还将得到进一步推动。

        海通、中信海外业务规模“领跑”

        海外业务是券商2020年年报的关键词之一,展开国际化布局已成众多券商的共识。

        从已披露的券商年报看,2020年海外业务营收规模位居前五的券商包括:海通证券收入97.30亿元、中信证券收入64.46亿元、中金公司收入50.18亿元,华泰证券、国泰君安的收入也都超过了30亿元。

        海外业务收入在主营收入中的占比方面,海通证券以25.46%保持领先,中金公司为21.21%,华泰证券、中信证券、国泰君安则在10%上下。

        海外业务增速方面,中信建投遥遥领先,达到86.46%;中国银河、华泰证券分别为50.24%、47.32%;国信证券和中金公司的增速也均超过30%。

        通过对近3年数据的比较,海通证券、中信证券海外业务的营收规模领跑,一直稳居行业冠亚军位置。

        头部券商出海成效已显

        经多年布局和积累,境内主流券商通过设立子公司或收购兼并,展业范围已延伸至新加坡、美国、欧洲、印度等多地市场,业务品种也逐渐扩展至外汇期货、财富管理产品和场外衍生品等。

        在境外拓展中,国际投行业务素来是兵家必争之地。2020年,海通国际在港股市场完成了56个IPO项目,连续3年位列行业第一。中信证券去年在港股市场股权融资业务排名中,位列内资券商第二。同时,中信证券还完成了美、欧、澳及东南亚等海外市场股权融资项目21单,承销额11.2亿美元。

        此外,环球债券融资方面,海通国际去年在亚洲(除日本外)G3高收益债承销数量排名中,位列全球金融机构第一。

        去年,券商“出海”还有了一些新的突破。如中金新加坡去年正式成为新加坡交易所会员;去年年底,华泰金控(香港)成为首家取得伦交所做市商资格的亚洲金融机构。

        加速海外布局

        目前,主流券商的“走出去”战略已初见成效。而各家券商情况不同,战略定位也有差异。世界那么大,出海的“大船”要驶向何方?

        中金公司首席执行官黄朝晖表示,公司将在财富管理业务上推进国际化战略,继续在国际金融中心进行布局。“我们已在发达国家的7个金融中心进行了布局,但还不够,我们还要增加在发达国家的金融中心的覆盖面。”

        中信证券董事长张佑君认为,中信证券和国际投行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这缘于产品业务也缘于客户体系。“我们在境外市场的发展和布局还需要更多资本投入。”

电鳗快报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新闻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173号-2  电鳗快报2013-2021 www.dmkb.net

  

电话咨询

关于电鳗快报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