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寻情记》主持人王燕:我遇见的人都是英雄

2021-06-02 11:17 | 来源:中华网 | 作者:侠名 | [产业]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从湖南卫视《新青年》到《新闻中心》,再到《寻情记》,王燕曾与众多精彩的灵魂相遇,也见证过许多波澜壮阔的传奇人生,面对走过的路、遇见的人,她总是清醒、真挚、温暖。...

        与王燕老师第一次正式见面,在湖南广电大楼T2区,她的办公室。

        王燕刚参加完省委宣传部的一个会议,又冒雨匆匆开车赶回单位赴我的采访之约。

        从湖南卫视《新青年》到《新闻中心》,再到《寻情记》,王燕曾与众多精彩的灵魂相遇,也见证过许多波澜壮阔的传奇人生,面对走过的路、遇见的人,她总是清醒、真挚、温暖。

        以下文字由采访记者储文静节选整理。

        记者:在你的众多主持和采访对象中,印象最深、最有特殊意义的是哪一次?

        王燕:我印象最深的一次主持是金庸先生的论坛。2000年9月23日,金庸先生应邀参加湖南卫视《新青年》岳麓书院“千年论坛”,直播,在那个年代,直播秀还是比较少见的,岳麓书院又是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千年学府,即使是金庸先生在此讲学也是非常慎重的。所以这场论坛对主持人的要求很高,不仅要有非常好的控场能力,也要有对节奏的把握能力、对金庸现场以及现场观众情绪调动的能力。

        台里派我担任这次论坛的主持。金庸先生是一位非常谦和、非常低调又非常认真的学者。为了让金庸先生和在场观众能有一种放松的情绪,在直播的时候,我特意在严肃的场合融入了轻松的烟火气,这也让金庸先生很舒适。我是金庸先生的忠实读者,中学阶段我就看完了他的所有作品。为了这次直播,我也特地做了一些功课。所以论坛直播时,我和金庸先生现场的机锋往来还挺有意思挺愉快,我的灵敏的反应和俏皮的点评,都给金庸先生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临别时,金庸先生给我在他的作品上签名题词,写的是:“王燕小姐,很高兴在《新青年》节目中做你的助手金庸。”

        八年后,2008年,湖南台另一档节目再次邀请金庸来湖南。金庸先生一来就跟我们台领导主动问起,“上次主持我的论坛的王燕,还好吗?那个小姑娘很有灵气。”在金庸先生的主动点名和邀约下,我再一次成为了金庸先生此次湖南之行的向导,我陪同他参观了时务学堂和贾谊故居,又在贾谊故居为他做了专访。这段美好的缘分,一直是我美好的回忆。

        文采访记者储文静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记者:《新青年》是你的第一档主持节目,那时你还非常非常年轻,而你对话的人都是在各种领域非常非常牛的大咖,你怎么面对他们?

        王燕:那时的我确实很年轻。而我们每次面对的人物都是中国政治经济界的大人物。比如当时中国首富刘永好、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网易创始人丁磊、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等等。说实话,作为主持人,压力确实很大。这些人物有的是作为节目嘉宾,被请到演播厅来,和我们一起做论坛,做一档节目。也有很多时候,是临时的、“霸王硬上弓”般的采访,这就需要我们能给人一个好的第一印象,要有比较好的亲和力、共情能力,能够瞬间组织好问题,能够观察领会采访对象,那就必须提前做很多功课。

        我记得我采访柳传志,就是把他堵在他下榻的酒店的大堂里。一般在这种没有预约和准备的情况下,嘉宾并不会愿意说太多,所以需要我们快速地用令他感兴趣的话题开场,而且中途需要不断观察和领会对方的表现,时刻转换话题和调整节奏,看是否能让他放松下来。果然,我们就这样坐在酒店大堂里,一聊就聊了2个多小时。这期节目做成了专访。

        记者:我记得我第一次见到你,是2005年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生回湘,我们所有记者都在黄花机场的到达厅里等待。当时你也在,当时印象最深的是你手里拿着一个“我是王燕”的KT板,当时你为什么会拿这么一个姓名牌去接机呢?

        王燕(笑):这确实是一件蛮有意思的事情。宋楚瑜先生回湘在当年是一件非常重大的新闻事件,很多媒体都提前做了很多准备,我们湖南卫视也是希望能对他进行一个专访,但宋先生的日程很紧张,根本不能安排这么多的采访接待。在宋楚瑜先生到达长沙的前几天,我们对他进行了一次电话语音采访,当时宋楚瑜在台湾的演播室,我跟他连线,告诉他我是他家乡电视台的主持人,我叫王燕。几天后,他即将来到长沙,我希望能给他留下一个很深的印象。于是,我一早就准备了一个KT板,上面写了“我是王燕”四个字,在机场到达厅等他。之前我一直是把KT板放在背后,等他慢慢走近的时候,突然就举了起来。果然,他注意到了,还朝我走了过来。他对我说:“你就是王燕吧,你是那天电话采访我的记者吧?”我当场就向他提出专访请求,不过他没有第一时间答应。后来那几天,我每天都在记者群中间,而且每次坐车一定坐离他最近的位置,没想到还真的成功引起了他的注意。给了我们半小时专访时间,就在芙蓉华天大酒店的总统套房里,我还记得当时我进去的时候,他正在练书法,他给人的感觉是很儒雅,很谦和。

        我发现越是身居高位的领袖、政治家、企业家,他们待人就越谦和,越亲和。我还跟随我们湖南卫视的团队,在香港太平山半山腰的官邸对香港前特首董建华进行过访问,董建华先生也是给人特别谦和、平易近人的感觉。那次的采访也特别愉快。

        记者:身为主持人,您会与很多位高权重的人打交道。这些人有没有成为你的私交和朋友?你和他们有没有其他特别的故事?

        王燕:虽然主持人会跟很多官员、学者、企业家打交道,但我一直觉得接受采访只是一份工作,如果平时贸然地跟他们联系对别人是一种打扰,是一件特别不礼貌的事情。所以,我平时很少主动跟他们联系。不过有时候也会因为采访得到一些特别的缘分。

        我还采访过很多奥运冠军,印象最深的是郭晶晶,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我和她进行了一次长时间的谈话,聊了很多水立方里的事情,也聊了很多水立方外的事情,她第一次说起男友霍启刚的感情细节。她对跳水的热爱和超越自我的愉悦,让她充满魅力。

        记者:在主持了《新青年》、担任了湖南新闻中心出镜记者之后,你开始主持《寻情记》栏目,这是一档风格完全不同的节目,你怎么看待这档节目呢?

        王燕:在主持《寻情记》时,我经历了很多人生离合,见证了很多离奇的人间故事。

        我印象最深、最离奇的一个故事,是有一对双胞胎姐妹,从小分别送给了不同的人抱养。长大之后,她们总听身边的熟人说看到有人跟自己一模一样。后来,双胞胎的姐姐就一路去打听,找到了妹妹。由于妹妹并不是知晓自己是被抱养的,所以觉得这事莫名其妙,也不怎么配合。后来姐姐就找到《寻情记》栏目去做妹妹的工作,妹妹经过劝解终于同意采血做亲子鉴定,并来到了演播厅。

        在演播厅看到DNA报告的那一刻,我亲眼看到那位妹妹的表情,前一刻还是嫌弃,然后是震惊,再到柔和,再到姐妹两人抱头痛哭。我也跟着她们哭。我们做过很多寻亲的节目,但很多都不是真正的亲人。而这一对是在茫茫人海中,自然联系上的血亲,那一刻感受到了血脉亲情的神奇力量。她们的血脉之情是上天赋予的,从她们一出生的那一刻就等待被唤醒。

        我在《寻情记》这档节目里还见过很多不离不弃的夫妻、相濡以沫的爱情;见过愿意不顾一切奉献自己,为孩子捐肝捐肾的父母;见过一辈子留在乡村为孩子讲课的因公致残的乡村教师;见过不求回报、数十次解救落水儿童的渔民兄弟。他们丰富了我对生活的认识,丰富了我对人生、人性的了解。

        记者:你以前做的都是政经节目,接触的也都是成功人士,而《寻情记》遇到的都是相对草根的处于生活底层的人,你怎么看待这两类人?

        王燕:两类节目让我接触到两个极端的人群,前者是被大众知晓、崇拜的成功人士,而后者一样拥有着毫不逊色的幸福人生。他们丰富了我对生活的认识,加强了我对成功的定义,也丰富了我的主持体验。这两种人,都是我心目中真正的生活的英雄,没有任何分别,我对他们的尊重也没有任何分别,甚至后者更让人动容,因为与那些一直处于顺境中的人相比,在逆境中让自己变得优秀或者幸福是一件更加艰难的事情。

        记者:你与观众的交流总是温暖而治愈,你是怎么做到的?

        王燕:我想一个优秀主持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哲学观,价值观相近才能引起共鸣。对于谈话类的主持人来说,接触的人多,来自各行各业,他们的见解、资源的不一样,知识价值观的层次也不一样,而主持人需要非常丰富的知识的储备,能够与他们共鸣。

        另外,主持人需要共情能力,这种共情能力并不是情商,而是与人感同身受的能力,能够瞬间感知到对方的情绪和情感。

        此外,语言表达的基本功也很重要。很多时候,提问的方式、口气不一样,嘉宾接受到的气息不一样,他的呈现反应也会不一样。

电鳗快报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新闻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173号-2  电鳗快报2013-2022 www.dmkb.net

     

电话咨询

关于电鳗快报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