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银亚洲成立亚太区银贷中心 对外投资监管恢复常态

2018-04-20 09:27 | 来源:未知 | 作者:朱丽娜 | [银行]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中资大行亦在加快跨境业务布局。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中资大行亦在加快跨境业务布局。
 
  4月18日,工商银行(5.920, 0.00, 0.00%)旗下工银亚洲宣布在香港成立亚太区银团贷款中心,加快跨境金融业务发展。工银亚洲将整合集团资源,提供综合跨境金融服务,包括融资、跨境人民币等。
 
  工商银行副行长胡浩在当日的“一带一路”跨境金融论坛上表示,截至去年年底,该行已在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419家境外机构,通过参股南非标准银行间接覆盖20个非洲国家,并与143个国家和地区的1545家外资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形成了全球化的服务网络,是“一带一路”沿线覆盖国家最广的中资金融机构。
 
  他指出,在香港设立贷款中心负责联通总行、内地分行及亚太机构、各专业化子公司,积极打造成为亚太区重点客户、重点项目的综合服务平台。
 
  然而,今年迄今,由于企业倾向于以发债来对冲利率上升的影响,亚太银团贷款市场规模锐减。根据路透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亚太市场(除日本外)银团贷款案降至近六年来季度最低,至804.8亿美元。今年前三个月完成了176笔交易,为2012年第三季以来季度最低。相比之下,今年第一季(除日本外)以G3货币(欧元、美元、日元)计价的发债规模则高达975.7亿美元。
 
  当日,工银亚洲分别与中国铝业(5.130, 0.01, 0.20%)、中交国际(香港)、越秀企业(集团)、天津物产集团、隆基铝能科技及山东高速(5.330, -0.01, -0.19%)金融集团六家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推动双方在跨境金融领域的合作与发展。
 
  工银亚洲副行政总裁唐希强在会后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工银亚洲自2016年起在香港设立亚太业务部,2016年投放贷款140亿元,2017年投放200亿元。他预测, 如果今年经济无重大转变,今年贷款额将不少于250亿至300亿元。
 
  外汇市场必然继续开放
 
  “一带一路”建设将开启中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中国企业的全球布局需要开放性的外汇市场。
 
  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本项目司副司长叶海生在论坛上表示,中国外汇市场必然继续进一步对外开放,不会走回资本管制的老路。他指出,目前中国的外汇市场具备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条件。
 
  以跨境收支为例,在经历2015、2016年资金巨量流出,外汇市场出现一波强震荡后,去年中国跨境收支实现了基本平衡。去年全年,银行代客跨境收支付款逆差1245亿美元,同比收窄59%;银行结售汇逆差1116亿美元,同比收窄67%;外汇储备增加1294亿美元,而2016年则减少3198亿美元。
 
  “今年一季度,跨境资金总体平衡态势更加稳固,外汇市场继续呈现供求平衡格局。今年1-2月,银行代客跨境收支付款逆差185亿美元,银行结售汇逆差进一步缩窄至91亿美元。”他表示。
 
  对于中国的资本项目可兑换现状,他认为,目前直接投资项下(ODI、FDI)已实现基本可兑换,相关资金汇兑无审批、规模(额度)要求,FDI汇入的外汇本金实行意愿结汇。企业可直接在银行办理相关手续。在外债项下的限制也已很少,实施宏观审慎,外债项下可兑换程度大大提高。
 
  相比之下,他坦言,目前证券投资项下的可兑换程度仍然较低,“从总体上看,证券投资项下耳机市场开放程度高于一级市场,资金流入管制小于资金流出。”
 
  同时,2015年以来,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出现了一些非理性和异常投资行为,甚至涉嫌资本转移的投资行为。为此,监管部门在2016年底采取了阶段性管控措施。
 
  他在会上透露:“去年对外直接投资基本回归到正常状态,相应的监管也恢复常态化管理。我们正在针对境外再投资、包含内保外贷在内的境外主题融贷等业务探索穿透式管理。”
 
  香港打造企业财资中心
 
  一直以来,香港作为中国内地与全球经贸联系的门户,如何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随着内地不断开放,香港的重要性在不断提升。目前,内地大约60%的外商直接投资及对外直接投资经由香港进行。而且,内地金融市场的多个对外开放试点项目,香港在其中均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包括人民币国际化、内地资本项逐步开放的试点。”香港金管局市场发展处主管冯殷诺在会上表示。
 
  他透露,截至去年年底,香港人民币资金池的规模大约为6000亿元,贸易结算量达到4万亿元,全球近70%的人民币支付都是经由香港处理。
 
  对于内地企业而言,香港一向是“走出去”的跳板。近年来这些企业积极发展国际业务,海外资金调拨更为重要。因此,香港希望把握机遇,打造成为区内的企业财资中心。
 
  他表示,香港金管局已接触超过300家中外企业,其中,超过40家表示正积极考虑来香港成立或扩充企业财资中心。不少内地大型企业,如中石油集团、中车、中远海运、华能集团、国家电投、三峡集团等纷纷筹备来港设立或进一步拓展企业财资中心,支援集团的海外业务。

电鳗快报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新闻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173号-2  电鳗快报2013-2020 www.dmkb.net

  

电话咨询

关于电鳗快报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