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控合规监管形同虚设 6家中小险企漠视规则遭监管

2018-07-02 10:48 | 来源:未知 | 作者: 黄蕾 | [保险]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为追求业绩,重业务轻风险,甚至冒险“赌一把”?近日,6家中小保险机构因漠视规则、投资不规范等问题,集中领到了来自银保监会的监管函。
  

   为追求业绩,重业务轻风险,甚至冒险“赌一把”?近日,6家中小保险机构因漠视规则、投资不规范等问题,集中领到了来自银保监会的监管函。
 
  这次领到监管函的6家保险机构是紫金财险、安诚财险、民生通惠资产管理、众安财险、幸福人寿和中华联合财险。起因是,2017年10月至11月,原保监会派出检查组对保险公司保险资金运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检查组发现,上述5家中小保险公司及1家中小保险资管公司,分别在股票投资、信托计划投资、股权投资、委托投资、通道类业务、投资比例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规范问题。
 
  细看这6份监管函,所涉内容虽然并非如前年个别民营险企短炒股票般造成恶劣社会影响,但“集中交易室门禁管理松散、未安装监控设备、其他人可以随意进入”等诸多低级不合规细节,却引起业内对其“风控与合规是否缺位”的追问与反思。
 
  业内人士不禁要问,在如此低级的错误面前,这些公司的风控与合规部门都去哪儿了?
 
  在整个投资过程中,保险公司应建立“投前、投中、投后”的完整投资体系,这就需要投资、风控、合规等各部门紧密合作,并保证各环节的信息沟通顺畅及时。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在一些中小险企内部,具体要投、能投什么项目,有时候往往是班子成员说了算,公司投资管理委员会形同虚设。而为了投资业务的发展需要,风控、合规等部门也常常让位于前端业务部门。一旦风险暴露,风控合规与业务部门又互相推诿。
 
  监管函的背后,折射出的正是一些中小险企在内控管理上的漏洞。反映在资金运用上,则是为了做大投资规模、抓住市场时机,风控与合规等部门长期让位于业务发展需要,风险管理制度与公司经营呈现“两张皮”。
 
  铤而走险、漠视规则的代价,往往是自吞恶果。依据相关规定,银保监会对上述6家中小险企分别提出以下监管要求:3个月整改期间不得新增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投资和股票投资;6个月整改期间不得新增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等金融产品的委托投资业务等。
 
  值得一提的是,这6家险企还须将整改方案及落实情况书面报告银保监会,银保监会将视这些公司整改情况,采取后续监管措施。也就是说,如有公司整改不力,还可能会受到更严厉的监管措施或处罚。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两年来,监管部门开展了保险公司风险管理能力评估,有效提升了行业风险管理的意识和制度建设,但也还存在不少风险管理能力不强的突出问题。比如,行业普遍存在重制度、轻执行的问题,风险管控未能切实发挥作用。
 
  对此,监管部门正在通过启动“偿二代”二期工程等行动,来逐步扎紧监管制度的笼子,让监管真正持续地“长出牙齿”。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新闻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173号-2  电鳗快报2013-2019 www.dmkb.net

  

电话咨询

关于电鳗快报

关注我们